close

我曾經不只一次,目賭做媽媽的,當眾因提到孩子的種種而激動哽咽,不能自己。比如說,

便當送晚了,就對媽媽大發脾氣,父母稍說重一點的話,就馬上變臉,用力鎖門,拒爸媽於

千里之外…。的確,比起過去的父母,現代的爸媽是「夠慈」的了,可是,為什麼有這麼多

的現代家庭,卻面臨「父慈,而子卻不孝」的難處呢?

 這裡的「不孝」,其實指的是,孩子對父母不尊重,不在意,較少心存父母的意思,就這個

觀點,我的想法是,父母在「慈」的同時也應在日常生活,中再加進一些教育的東西,以下

是幾點建議:

 第一,覺得不被尊重時,就表達出來。不要一味責?或只是私下忍耐怨嘆,你可對孩子說:

「讓你久等,媽媽道歉,不過你因便當送晚了就對媽媽這樣大發脾氣,讓我覺得自己像個被

使喚的人,心裡很不舒服也很難受…」常常對孩子這樣表達感受,孩子便學會去在意大人的心情。

 

 第二,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的需要,比如對孩子說「爸在房內睡覺,你動作輕一點哦!」、

「媽媽心情好像不太好,不要去打擾她。」有東西吃時,教孩子問「爸爸,你吃過了嗎?」

、「媽媽,你要不要吃?」

 

 第三,教孩子常向父母打招呼,放學回來了說:「媽,我回來啦!」臨睡前說:「爸媽,我

要去睡了,晚安」,要離開家門說:「我要走了哦,再見」

 

 第四,給孩子分憂和參與的機會,可與孩子討論「最近家用老覺得不夠,怎麼辦呢?」、

「長大了,媽媽覺得襪子與內褲你們自己可以練習洗。」從參與和分憂中,讓孩子瞭解父母

持家育兒的不易。

 

 第五,倫理教育,可動之以情,比如我曾和冷落不懂國語的奶奶於一旁,而只顧自己談天的

女兒說:「以後媽媽老了去你們家作客,因不懂孩子們的語言而覺得沒趣寂寞時,怎麼辦?」

女兒回答說:「我們會要求孩子說外婆聽得懂的話。」像這樣動之以情教孩子將心比

比,較易培養他們對長輩的關注,另外父母本身的身教也很重要,許多媽媽常當著孩子的

面,批評公婆或丈夫的不是,孩子耳濡目染也學會對長輩不敬的言行,久而久之便自然對長

輩或爸媽出言不遜,舉止粗魯了。

 在日趨沒大沒小、不知敬老尊賢的現代社會中,要實現父慈子孝的理想,就得從生活教育著手努力吧!


 文章作者: 盧桂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ღ婕瑜ღ☆ 的頭像
    ☆ღ婕瑜ღ☆

    **~婕瑜の小天地**~

    ☆ღ婕瑜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