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退休十年的雜想

作者:岩石(王佑祥) 年齡:70歲


 十年前,我老了,退休了。終於卸下了沉重的使命。

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生過得很艱難:環境苦、工作累、工資低、負擔重。

我們這一代人也很豪邁,覺悟高、心胸寬、責任重、貢獻大,撐起了共和國

最艱難的時期。

    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繼續奉獻,發揮餘熱,服務社會;有的人二次創業,名

利雙收;有的人省吃儉用,節儉儲蓄;有的人服務子女,侍候兒孫,為的是動不

了的時候能得到兒孫的床前侍候……

    我和老伴是同時退休的,“夫妻雙雙把家還”了,進入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老年。

我沒有去為社會做奉獻,也沒有發揮餘熱,也不去炒股,也不再為兒孫操

勞,也不去掙錢,也不積攢遺產。而是試過起了自由、輕鬆、自助、自信的老

年生活:遊山玩水、逸養天年,充分享受我們自己的夕陽人生了。

    我們在北方避暑,在南方過冬。春秋好季節就到全國各地去旅遊。理想的路

線、完全的自助。走到那,住到那,吃到那,玩到那。天馬行空,我行我素。看

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好生活,彌補我們這一代的缺失,

找回失去的自我。

    進入老年後,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越來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

象,別幻想長命百歲。時不待人,諸事儘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這段自己能掌握

自己的黃金時間,去做那些原來想做而又未做成的事情,去圓那些積年的夢,免

得躺在床上動不了時再後悔。

    退休了,意味對於我們應該擔負的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已經完成,該是社會和

兒女關照我們的時候了。但是對親人,對兒女,以至對社會都別抱太多的希望,

要有最壞的思想準備。“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我們作貢獻是無條件的,而索取

就有條件了。別幻想社會如何善待,別幻想兒孫如何盡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

託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現實情況,以及自己的能力來安

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兒女都有自己的工作,都要掙錢養

家餬口,不可能長期守在你的身邊。所以,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別把親情看得

太重,別再製造太多的親請,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別自作多情,加重感情

的負擔。

    我們對子女的撫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子女對老人的贍養也是他們的

責任和義務。但兩者並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關係,而後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來約

束的。我們應該承認,大多數的子女都能盡孝,但也不否認個別不盡孝的子女

也客觀存在。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傷害的只是你自己。當然,出現令人

不愉快的事情時,也不能軟弱和放棄,要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我們的能力也越來越弱,力不從心的事也越來越多,別去充當英雄好漢, 自找

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麼。少說“是”,多說“不”。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

去做,少為自己安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

去捨棄。一位網友說的好,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

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

    我親戚75歲了,原來身體很好,她非常疼愛孫女,視如掌上明珠。每有孫女

電話都要想的流淚。供完讀高中又供上大學,自己克勤克儉,鞠躬盡瘁。但後來

兒子離了婚,孫女隨母而去後,她突發腦病,險些不治。她的孫女仍在高高興興

的上大學,兒子又有了新的家庭。原來健康的她卻孤獨的躺在病床上,只有老伴

陪她。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會自食其果,沒人可憐。

    我的同事退休後已是存款無數,但仍躊躇滿志,拚命掙錢。每週去代30多節

課。他喜歡電腦和旅遊,但捨不得花錢,又沒有多餘時間,認為來日方長,以後再說。

但只兩年後,就因癌症而去世了。他躺在病床上,回想此事時淚流滿面,追悔莫及。

    我的一位前輩,是很有名望的老師,退休後又代了十幾年的課,直到腦栓發

作。掙錢數萬,盤點下來,全都給了兒孫了。他們要結婚,要買房,錢不夠,而

老子的錢又閒在存摺上,哪好意思不拿出來呢!到最後身體不行了,掙的錢也沒了。

就是前輩一次次的提醒,才使他們沒有重蹈覆轍。

    大多數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負、執、痴心。總以為自己仍和年青一

樣的無所不能。做事順利方面考慮的多,而風險方面卻很少考慮。其實60歲以

後,大部分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表現,如體力下降,記憶減退,思維侷

限,反應遲鈍等。出現事故的機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減弱,已經不再適應做一

些複雜、煩瑣、責任重大、時空精確的工作,不然,為什麼規定要退休呢?

    在我度夏銀灘海濱時,一對退休老人在海邊買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

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孫子接來玩海,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

夢,自己毀了自己的晚年幸福。而那個夏天就發生了兩起這樣的事。

    小區裡有幾個老太太在負責照看自己的孫子(女)時,常在一起嘮家常,孩

子們則在周圍玩耍,一派祥和,其樂融融。可到回家時,發現一個三歲的男孩竟

然找不到了,幾年來一直渺無音信,這位奶奶的晚年生活是苦是甜便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想,我們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社會和子女添麻煩也

就是貢獻了。執意去做那些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會誤了事情,還會惹出麻

煩甚至釀成事故。倒不如逸養天年、養尊處優、裝聾作啞、難得糊塗、自娛自

樂。老年人仍有很多既無風險又有樂趣的事情可做,如棋琴書畫、吹拉彈唱、酌

酒品茶、吟詩作賦、網上遨遊、登高望遠、旅遊觀光、美食烹飪......自己經營好

自己的豐富多彩、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ღ婕瑜ღ☆ 的頭像
    ☆ღ婕瑜ღ☆

    **~婕瑜の小天地**~

    ☆ღ婕瑜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